富美老员工记|80后袁国佳
袁国佳
富美科技制造一部厂长
入职10年的80后
专业技术过硬
擅长团队打造
执行力强 性格随和
工作以身作则
为团队树立标杆
从基层模具师傅到模具主管,从一线生产助理到生产经理再到富美科技厂长。
当过工地小工,在广东睡过天桥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成长故事~
你怎么样看待富美这个平台?
其实我很感谢富美这个平台,想一直追随公司。对我来讲是这个平台栽培了我,我感觉到非常荣幸。公司经常会组织我们进行专业技能及团队管理的培训,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及积极性,增强团队凝聚力,更让我的管理能力大幅度提高,个人的竞争优势增强,能快速适应市场变化。
当团队加班到很晚,大家都没有怨言,想的都是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,不能耽误客户的交期,更要保证产品的质量。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。后续我会完善工作流程,在公司数据化管理、系统化管理上,更多地去学习,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你最想感谢的一个人?
我一路走来……(说到这里老袁有点哽咽,小姐姐赶紧拿来纸巾)
因为我父亲在我十四岁时就去世了。我没读多少书就开始工作,02年遇到我老婆,包括买房、买车、建房子,从无到有,全是家里老婆一手操持。儿子上了重点高中,女儿在初中的尖子班,家庭非常美满幸福。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我任冲压课长时,当时有带一百多人的团队。本来已经满足于现状,耳边传来她的提醒:“想要更好的经济条件、想要事业上路走得更远,一定要多学一些技术,完成这些梦想。”我老婆就这样鼓励我,于是我开始模具学习之路。身边有人笑着说我是耙耳朵,其实不是我怕老婆,家人是自己非常有力的后盾,她是真心地为我们这个家好。当我开始尝试改变时,我的工作开始有质的变化。
最鞭策你的一句话?
首先感谢刘总的赏识与认可,感谢提供这个工作机会、搭建了富美这个平台。
刘总讲过最能鞭策我的一句话是:“当站在一个平台上,眼光要放长远一点,不局限于眼前。”这句话对我触动非常大,在任何时候都要有全局思维,不能只在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。虽然很多事不在我工作范围内,但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,我会主动去跨部门沟通协调。多方沟通时,先坐下来,寻求大家都认可的共同点,然后再寻找突破口。一起拿结果,一起将问题解决。
当手下的人对工作有抵触,不服从统一管理时,自己也会有情绪。在这时我会先冷处理,离开十分钟。当情绪平静时,再站在平等的角度,多一些同理心进行沟通。
你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你最难忘的一件事嘛?
(老袁,纸管够~)
我跟我老婆是我姑父做媒认识。见过一面后,我就没再把这事放在心上,寻思着她肯定看不上我。我当时只有一辆自行车、两间瓦房,一月一千多的工资……过了两天我姑父打电话让我再去见一次。我老婆给我姑父说,我是她这辈子要跟的人。我当时还在想她是不是电视剧看太多了。兴许是被姑父口中的我打动,就这样我们相识相知相爱(讲到这里老袁的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)正是因为老婆的这份笃定与信任,每每想起,时常感动于心。
另外一件事是关于之前在台资企业一个副总。
当时有一个学习的机会,但董事长让我要么继续带冲压团队,要么离职,不愿意给我继续学习的机会。副总主动和董事长沟通,最终同意了我去模具部门学习了三个月。他是对我人生影响很大的一个人,让我真切地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。
还有什么想分享给我们的吗?
(也差不多了,一会纸该用完了,老袁笑道。)
我还欠我老妈一次旅行。一直说要带她去北京,五年前的诺言因为疫情等各种原因还没实现。母亲十几岁时去过北京,所以对北京有着不一样的感情。因为我母亲今年70岁了,我想尽快地回报自己的母亲。
后记:
成功源于不懈的努力,
袁厂长从基层走向高管,正是因为扎根企业,
主动去尝试、去突破、去学习、去担责。
把孝心、爱心交给家庭;
把热心、关心送给同事;
把忠心、责任心献给企业;
把信心、上进心留给自己。
祝福老袁,在工作的道路上可以走得更远。